央广网

肯德基亮相央视纪录片《餐桌背后的中国》

2018-01-04 20:15:00来源:

  央广网深圳1月4日消息 CCTV-9纪录频道继成功打造了《舌尖》系列后,又一呈现“食物”与“情感”的美食纪录片——《餐桌背后的中国》在CCTV-9纪录频道上线。

   

  

  肯德基更有幸成为了这部纪录片的主要取材地,从乡野田间的蔬菜大棚,到城市外卖的“一键直达”,供应链之旅,蔚为壮观。让我们这些每日一蔬一饭依赖快餐的“城市人”,被直观科普了一番“中国现代美食工业流程图”。

  1月4日下午,为了一睹这部精彩的纪录片,深圳美食圈和影视圈的一群资深达人,集结到卓悦汇购物中心的肯德基餐厅和电影院,开启了一场美味的光影之旅。

  一口沙拉吃出“一片远方”

  分为上下两集的纪录片里,分别讲述了 “中国餐饮的变与不变”与“创新与未来”。尤其在讲生菜内容的镜头里,几乎每一帧都可以用来做屏保。

  在大部分的想象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汉”就是中国农业的众生相,而在纪录片镜头中却恰巧相反,为肯德基餐厅供应蔬菜的蔬菜种植基地的技术员,自豪地带拍摄团队参观了自己一人管理的大棚。种植棚的顶部安装有自动的天幕装置,根据光照条件随时移动,调节阳光照射的强度。水帘、风扇、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和生物防虫害设施,令这里所有的新鲜蔬菜在整个生长周期都会得到无微不至的全面呵护。

  在山清水秀的乡间田野,观众能聆听到美食原材料的成长故事。

  幸福的养鸡人养幸福的美味“鸡”

  冷冰冰的机械工业并不是滋养“匠心”的沃土,所以大多数人不爱看工业纪录片里冷冰冰的数据。但这次导演却另辟蹊径,选择通篇用“人、情、味”三个视角讲述食品工业,生生把一个关于肯德基食物链上的“螺丝钉”的故事讲出了“匠气”。

  犹如视频中肉鸡养殖场里的饲养员——付文和妻子戴红的故事。 4栋鸡舍,12万只肉鸡。照顾如此多的鸡,却在他们眼里成了一件“幸福的差事”。自动的供水供料系统保证生鸡食源,湿度以及通风换气等严格指标保证鸡舍的生长环境。在夫妻俩看来这都是现代化的养殖手段带来的“安利”,简单朴素的丈夫付文更对着纪录片的镜头说“他是一个幸福的养鸡人”。

  30载,苛刻的高品质铸就时代好滋味

  《餐桌》纪录片带大家进入了肯德基的后厨,见证了每天数目庞大的汉堡、鸡翅、薯条是如何做到既满足了大的客流量,又兼顾每一份食物稳定的质量。“薯条的烹炸时间是2分45秒。鸡块在味粉中,需要滚7下按7下,保证表面全部被蘸料均匀包裹”。

  除了这一套标准烹饪流程,肯德基还有一套鸡肉精密切割、包装与运输的高标准流程。在制作肯德基标志产品吮指原味鸡时,肉鸡在特定的低温环境下,被准确地切成九块,鸡翅、鸡腿、鸡肉的大小、规格、重量都有着严格规定。切好的鸡块,按照不同的部位被分门别类放置在一起,精密的称量系统会识别它们的重量,并且自动加以区分,再交由经验丰富的复检员们进行人工核查。最终通过高标准冷链运输,抵达每一家肯德基门店的厨房。

  入华30载,“变与不变”的匠心本质

  《餐桌背后的中国》是对当今中国餐饮产业链的30年发展的客观描述。而恰巧入华30年的肯德基,从1987年万人空巷的“洋美食”,到30年后融入国人餐桌的“风味”美食。从为供应商制定严苛的行业高标准的坚守,到“美食新品“的探索求变,都凝聚着肯德基食品研发团队的无数心血。

  

  快餐的快,和工匠精神的慢,可以不矛盾

  观影结束后,深圳知名的美食评论家董小碗儿分享了她的感受:“食物并非是只要美味,还要有充沛的情感,这样食物才有更打动人心的魅力。食物不是生而为吃,从食材开始就勾勒餐桌上的未来。通过纪录片,不仅看到餐桌背后的中国,还看到肯德基的匠心和用心,让吃更美好。”(通讯员陈相明)

编辑: 郑柱子

肯德基亮相央视纪录片《餐桌背后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