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深圳明德程红兵校长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问 谈学生的“思想能力”从哪里来?

2018-03-18 11:15:00来源:

  央广网深圳3月17日消息  3月17日,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高中部举行市民开放日活动。校长程红兵在主题演讲中谈到当今世界的“三大能力”。在随后进行的媒体群访中,程红兵校长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问,并对学生“思想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解答。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刚才听了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非常受启发。您刚才谈到当今世界“三大能力”,分别是中国应用能力、美国创新能力、欧洲思想能力。我想思想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那么是不是主要从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来打造这个思想呢,还是怎么做?

  【程红兵】关于思想的培养,首先一个问题是,思想从哪里来?我的观点是“思想从思想中来”。“思想从思想中来”它包含两个含义:

  第一个含义,思想,是从学习别人的思想过程当中来。所以我们让孩子们走进大师的思想库里头,让他们学习大师的思想。一是我们从初中开始就开设了“中华文化原典阅读”课程,到高中我们也开设了“中华文化原典阅读(高中版)”。我们精选的就是对中华文化思想做出卓越贡献的一代大师的原典。比如从《论语》开始,到《史记》,一直到鲁迅、胡适、梁启超、毛泽东,这些人在中国思想史上曾经提出了各种各样有意义、有价值的思想,这就是我们孩子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二是我们在高中阶段开设了西方思想文化名著选读。就是让老师指导孩子们通过阅读,从在世界文明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大师们的思想库当中汲取营养,在汲取过程当中丰满自己的思想。所以“思想从思想中来”的第一个含义,就是从学习以往思想家的思想当中来。

  第二个含义,我们要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辨析、学会批判、学会质疑。这个东西从哪里来呢?一是从课堂当中体现。明德所有的课堂都强调以思维为核心要素的课堂模型建构,就是所有的课堂都要把焦点聚焦在让孩子们学会思维、提升思维、激活思想,在这些方面去做努力。这个重要的载体就是常态化的课程。

  我举个例子,我听我们小学四年级一个语文老师上课,老师提了问题,让同学们回答。同学们回答,按一般常规来讲,回答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这个问题就可以过去,然后就自然过渡到下一个问题,我们很多课堂是这样。但是我们这个语文老师不是这样的,我们这个语文老师是,当孩子们回答一个答案之后,他马上询问其他同学“你们认为刚才这个同学的答案是否符合你们的想象思考,如果你们有不同意见,可不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倡导质疑、辩驳、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的课堂当中就有这样的思维火花。那么在高中阶段、初中阶段,我们更是强化这一点。就是让我们孩子既要证实,也要学会证伪。就是思想,它不但要学会证实,还要证伪,也就是批判和质疑能力培养需要在课堂当中实现。

  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让孩子走进社会。我们学校有德育社会化课程。德育社会化课程有两个重要的载体:第一,社会模拟;第二,社会进入。什么叫社会模拟呢?就是我们模拟社会方方面面的东西,然后把社会的资源纳到学校来进行教育。比如我们模拟“跳蚤市场”,比如说我们“模拟法庭”,孩子的纪律纠纷,各种各样的纠纷,我们有“法庭”来解决;我们还有“模拟银行”,我们还发行自己的“货币”。这个模拟过程当中,就是让孩子了解社会方方面面的情况。另外,我们更多的是社会进入,让孩子面对社会的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思考。比如说我们把孩子带到贵州山区去,比如说我们把孩子带到海南中部山区去,我们把孩子带到陕北去,让他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发现许多和他以往所了解、所接触到的、所沉淀下来的东西不一样的东西、反差比较大的东西,激发他们的思考、搞活他们的思维,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思想,它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细水长流的,是在我们的课堂、课程设置、社会进入,方方面面不断培养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整部书的阅读和研讨是来自您的教学经验吗?

  【程红兵】整部书的阅读,是我一贯倡导的。我原来在上海建平中学担任校长也上课教书,我从高一接手新的班级,我就要求孩子们“每月一书”,也就是每个月至少读一本文化名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完整的原著?

  【程红兵】完整的原著,就是每个月必须读,而且他有相关的摘抄、相关的点评,要有自己的想法,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孩子的思维。一本书读下来,那就非常可观。到最后,我们发现读得最多的孩子,他的笔记本已经很厚了。开始是老师推荐一本他必读,后来是老师推荐两本他选读,他可以选读一本、两本或者三本,后来是我们每个孩子都推荐一本书,孩子们自由选择读。而且我们的孩子毕业了好几年之后,他回过头来给我打电话还会问,“程老师,最近你读什么书,能不能推荐一本书给我?”这是让孩子终身受益的。什么叫核心素养?这就是核心素养,他养成学习思考的习惯就是他受益一辈子的好东西,所有知识剩下来的东西,这就是教育的成果。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所以您提到“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都在受教育、一辈子都在学习的人。

  【程红兵】一辈子在受教育,一辈子在思考,一辈子在学习,一辈子在进步,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

 

   

 

  程红兵校长表示,很希望看到每个孩子全面的发展。他说,分数重要不重要?当然也重要,但是分数的背后是什么更加重要。我们在招生过程当中当然要看他分数,但不只是看他分数,我们很重要的是还要跟他面谈。面谈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要看他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自我认知,诸如此类的东西。以往的高考有个特点,中国的高考其实是面向昨天的考试,你昨天学了多少东西,今天通过一张卷子给你考出来,数学80分、英语70分,这是面向昨天的考试。但是要科学地评价学生,它应该是面向明天的考试,就是我们应该看看这个孩子明天将会怎么样,明天他的发展空间如何,他明天的学术潜能怎样。这是我们的科学评价。我不敢说我们明德就达到了这一步,但是我们努力朝这方面去走。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这个孩子他走进明德,乃至他走出明德之后,他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记者铸紫)

编辑: 郑柱子

深圳明德程红兵校长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问 谈学生的“思想能力”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