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在2020疫情平稳、深圳防控常态化的社会化中迎来这个特殊的日子,对成就于、生长于这座城市的两代或三代人,对于在“来了就是深圳人”开放氛围中奋进、内心深处已然以深圳为家的特区人,更具非凡意义。在这举城欣悦、全民激昂间,活跃着一群胸怀世界、魅力四射的青少年。作为改革开放排头的城市,新时期“先行示范区”,深圳人选择走出国门求知求学、拓展全球视野、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少年家庭与个人,数量、素质等各方面均堪称全国之最,也成就这座年轻的现代国际都市靓丽风景间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0春季疫情突发,这批海外留学生们提前归国返深,回到祖国和家乡的温暖怀抱,“还是回家好!”许多携疫期期身处海外欧美的一手生活经验和“回家”切肤的骄傲、自豪、温暖之感,激情纷涌,于是八月呼朋唤友,以行走、记录、传播这座“熟悉而陌生”城市的方式,带着“出走经年、归来真少年”的人文情怀,以“爱家乡”之名发出集结令,为40岁的家乡献上一份独具魅力的生日礼——“向世界介绍深圳”。
  深圳这批拥有独特生活经验和未来抱负的青少年人的行动和愿望,迅速引起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护航计划”和深圳多个社会组织的高度关注与广泛回应,深圳青少年为家乡献礼的活动与“护航计划”发起的“爱家乡·知中国·看世界”的实践活动不谋而合,在儿基会的大力支持下,“护航计划”2020海归留学生文化护航研学实践八月成功实现北京、上海、深圳、青岛、西安、厦门等“六城联动”嘉年华——恰逢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经社会多方力量与爱心人士紧锣密鼓的筹备和安排,“献礼深圳护航月”扬帆启程。
  此次“深圳护航月”活动贯穿八月每一周。而在首周,通过一堂中外文学名师“双语讲唐诗”的沙龙拉开帷幕。这个开端,可谓匠心独运,别具一格。纵观近代史,众所周知的是,“留学“与”世界”命题,与华夏文明晚清时“被进入”世界版图的近代民族屈辱史相关,与随之而来新民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相关,与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征程如虹相关。时至今日,在“地球村”成为常态的当前,不同地区、国家、民族多元文化共荣共存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对于已经或者即将走出国门求学的青少年人,深刻地了解、谙熟本民族文化传统与现在,认知其与“我是谁”这个综哲学、文化、心理等命题即彰显出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对于每个学生,根植大地,寻获“我之为我”的祖国文化为每个中国人铺就的人文底色,如此方能在留学期间异文化交流和冲突间彰显独特的自我价值,基于“和而不同“的中允多元文化观,收获不偏不倚的文化自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终至“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唐诗宋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皇冠上的那颗璀灿明珠,赢得各国人士的真挚热爱,而作为留学生活动“护航月”献礼深圳第一课,其背后的意义与价值彰显无疑,和这座具备国际化气质的中国现代都市,拥有同样气质。
  “双语唐诗第一课”后相继两周的研学实践活动更是精彩纷呈。研学实践线路分为两期,行走盐田、大鹏,福田、南山,不仅地理上横穿深圳东西,更于历史时序上贯彻古今:第一期营“谁说深圳没文化”,“衔头岭”人类六千年考古发现、大鹏自然公园的化石,几乎刷新“深圳人”对脚下这片热土“小渔村”的认知,大鹏古城的前世今生,用青年人们以脚步丈量滨海深圳感知中国近代史澎湃热浪。而聚焦福田与南山的“”你好深圳!“为期两天一夜的研学,则从遥想”明华轮“的速度到体会平安塔的高度,从重温”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改革开放誓言到集体行走城市文化地标,在心中重新建立起一个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深圳——一个和离乡求学时期炯异、和欧美他乡同异的深圳,的故乡。值得一提的是,以”知行合一、以行万里路破万卷书“为目标的”护航行动“,行走只是开始,行走之后,延请对这座城市文化拓荒牛、文化建设者们讲述自身与城市共生长的故事,走访领先全球的高科技企业,细虑周密而丰富细致的安排,对于在同龄人当中阅历不可谓不丰富、见识不可谓不广博、生命力不可谓不旺盛的特区青少年们,必成真实、亲切、动心的可知、可感、可见的引导,对于青少年们成长为对国家、对家乡真诚的热爱者、自信的传播者、勇敢的践行者,具备榜样力量。而对于“40岁深圳,5000年中国“的思考,通过亲身感与看对传统与现代、东西文化异同的进一步厘清,对于后疫情时代世界新格局的走向以及每个自我生命个体未来的选择,都既是个体人生浓墨重彩的一课,又同时以浸润其间的成长及向世界骄傲自豪的表达与诉说,为深圳”母亲城“40岁献上自己最诚挚的生日礼物。
  此次活动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倡导发起,中信城市发展基金、深圳市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深圳市福田区海归协会等社会组织协同推动,中信银行、中信保诚作为爱心企业大力支持,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推广与传播的飞越彩虹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深圳市湛云文化传播机构承办,而领先全球的柔宇科技、比亚迪等企业欣然加盟支持,为助力这座城市青少年建树心中热爱,奉献各自所及的能量与智慧。(记者铸紫 通讯员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