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8月9日消息(记者 常迪 实习生 贺子懿)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记者实地走访了深圳人气较高的室外健身房和智慧跑道,体验深圳人运动健身新方式。
室外智能健身房:科技赋能 全民共享
8日,记者在位于笔架山体育公园的室外智能健身房观察到,这里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融合起来,将国家队级别的体能训练技术引入了全民健身设施中,市民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体质测试,随后,系统会根据个人数据量身定制运动方案,让运动更加科学有效。
室外智能健身房(央广网发 实习生贺子懿 摄)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健身器材全部采用太阳能板供电,绿色环保,实现零排放、零能耗的健身体验。
健身器材依靠太阳能板供电(央广网发 实习生贺子懿 摄)
无需预约、无需缴费、无年龄门槛且器材种类丰富,这些智能健身房以其便捷性和包容性,吸引了各年龄段人群前来使用。无论是清晨的晨练长者、带孩子活动的家长,还是傍晚下班后的上班族,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记者留意到,这些设施上的使用说明十分详细,初次接触智能健身器材的市民也能迅速上手,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健身的深圳市民(央广网发 实习生贺子懿 摄)
智慧步道:科技助力 跑出健康
公园里的智慧步道也同样诠释了科技的魅力。通过智能识别杆,跑道能够精准记录运动者的轨迹,市民只需“刷脸”即可查看个人运动数据,参与运动榜单排行。这种创新的设计,让许多市民感叹“又趣味又有挑战性,体验感满分。”
笔架山智慧步道操作板(央广网发 实习生贺子懿 摄)
“使用起来更智能化,简单易懂,使用说明也很清晰。”一位刚结束运动的市民表示,智能健身设施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另一位成功减重20斤的市民更是直言“我更喜欢室外健身房,锻炼出汗后在大自然下呼吸新鲜空气,感觉太爽了!”
全民健身 运动之城
根据《深圳市实施全民健身设施智能化提升工作方案(2020—2025年)》,深圳计划到2024年市级采购32套智能器材,并完成在公园的安装和验收工作。同时,《深圳市“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行动计划》等文件的出台,更是为深圳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深圳政府在线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深圳目前已累计建成170套室外智能健身房,实现各区全覆盖。体育场地面积近350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十四五”人均2.0平方米的目标。此外,“一键预约”平台的成功推广,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健身预约服务,累计注册用户已达88.5万人,累计入场锻炼人数超过1220.6万人次。
全民健身日期间,深圳市区两级推出了137项活动,包括三大球、三小球、棋类、健步行、骑行、体育技能公益培训等,同时全市70余家公共体育场馆将免费向市民开放。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