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二季)报名工作顺利完成。截至10月25日报名结束,深圳“中华诗教”专场有效报名突破7万人。10月23日早上,央视新闻栏目《朝闻天下》对“中华诗教”进行专题报道,点赞中华诗词学会与深圳教育局合作共建的“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项目,肯定其“推动诗歌的种子在校园内破土而出,帮助孩子们叩开诗歌的大门”,为孩子们“点亮诗意人生”。
据报道,深圳示范区“三年来已设立中华诗教试点学校100所,评选出中华诗教特色学校20所,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育人创新模式。”
这次中华经典诵读大会,成为了解“深圳中华诗教示范区”如何浸润学生诗心,在深圳这座改革之城培育中华诗意的一个窗口。
报名人数众多,是观察学校和孩子们是否热爱的指标之一,更令人好奇的是,这些踊跃参与、勇于表现自己诗意人生的孩子们,究竟是通过什么方式告别了曾让他们视为畏途的死记硬背,与“诗歌”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
中华诗教+科技
正如《朝闻天下》报道,“清晨,在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一首朱熹的《春日》回荡在操场上,这是学校每周的固定项目——千人吟诵,由语文老师与音乐老师联手,选定经典诗词篇目,谱曲教唱,让学生们在弹唱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叶嘉莹先生曾说,古典诗词的生命,有一半在声音里。在深圳的中华诗教特色学校里,“上下课铃声变成优美的诗词吟唱,组织学生晨读午诵,通过学习诵读、吟唱, 能让孩子从潜移默化地感受诗歌声韵之美、诗词韵律之美。”
诗教虽然传统,但丝毫不古板。在深圳这个科创之城,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别出心裁,将诗词与“高科技”和“AI”合体,让诗词古韵通过科技界面触达学生,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该校六年级学生许洽步介绍他们学校学习古诗词的“神器”时说,“这个是我们的一个投影翻页书,它里面有很多节日,比如中秋节,点击这个圈圈,它就会自动给我们讲解来源,推荐一些中秋节的诗词。”
科技与诗词合力,让深圳孩子们的“诗意人生”变得触手可及。
中华诗教+音体美
在报道中的深圳市莲南小学里,冯永校长和老师们把诗教精神融入到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校园活动的方方面面。
不仅语文、音乐、美术中随处可见诗教精神的浸染,在新闻画面中,还出现了体育老师的身影:“体育老师结合古诗创编诗礼操,伴随着诗经等经典之声,全校学生一起做诗礼操,在一动一静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莲南小学的周璐老师,带领孩子们作诗、插画,出版了一本精美的诗集《芰荷风》。
中华诗教+各种气象万千的教育实践
此外,深圳还有大量学校在探索自己的“诗教”之路。
深圳市龙岗区深圳中学龙岗学校(集团)兰著学校组建专门的“诗教团队”,从铃声到晨读午诵,从节日活动到校本设计,诗教力量蔓延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鼎太小学,依托本身的非遗特色优势,进一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把诗词考评纳入了期末评价,用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跟诗词产生连接,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一颗诗意的种子。
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是深圳市美育典范学校之一。通过开展诵读、书写、讲解、吟诵、创作、展示、绘画等活动,海韵学校积极探索并逐步开发了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将“艺术化手段”融入经典古诗文的教学之中。
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吟诵作品《苔》荣获深圳市“经典诗词进校园”小学组一等奖。(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供图)
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花城小学,校领导带头吟唱,上行下效,整个校园的诗教氛围浓厚;学校修订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每天15分钟诵读,每学期第16周诵读展示,由易到难、从少到多,引领学生亲近经典、传承文化。
翻身小学的校长,利用大课间在广播里跟全校的孩子们进行“诗词对对碰”的比赛,你一句我一句,整个校园都充斥着孩子们热情回应的声音……
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副主任刘琴宜曾长期驻校推动诗教在学校的落地。她赞叹:“深圳像这样致力于推行中华诗教的学校太多了,百花齐放才是春,诗教的力量在逐步扩大,影响范围正在从校园触达家庭和社区,我们希望中华诗教下一步能逐步扩散到整个大湾区甚至全国。”
下一步:提质、扩面、创新
基于“中华诗教”在深圳取得的不俗成绩,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二季)在深圳特别开通“中华诗教”专场,迅速点燃了深圳师生的参与热情。
有些学校全员参与,不仅学生积极报名,很多校长也在上传作品。龙华区民治中学民新学校、北斗小学 、大鹏新区葵涌第二小学、宝安区海港小学等学校,全校师生至少有一半都已经参与。
在南山区育才一小、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鼎太小学、南山区南山小学、龙岗区布吉街道德兴小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等学校,报名人数甚至高达全校师生的80%。
这次活动中,还有不少港澳台籍的学生参与。“哪怕需要另外开辟通道,报名流程比普通学生要麻烦一些,也挡不住他们的热情。”一位校长感叹,“诗词的力量是真的可以穿透人心。”
据悉,2024年7月,“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项目组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进行专题汇报,项目得到充分肯定后,正在按照“提质、扩面、创新”三个方面的要求,继续稳扎稳打,扎实推进,真正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从中受益。(中华诗词学会供稿)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