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6月20日消息(记者 荣冀晴)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新起点上赋予深圳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在此背景下,深圳继续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前海合作区、河套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等重大战略平台落地落实,以更大力度扩大制度型开放,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示范样板。
6月19日,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市民中心举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前海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贯彻落实《意见》、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工作进展,并就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荣冀晴 摄)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前海合作区成立15周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10周年。在这一重要节点,中办、国办公开发布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意见》。“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机遇难得,理应主动作为、服务大局,全力争取《意见》改革措施在前海先行先试、率先落地,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前海管理局局长王守睿说,“接下来,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紧扣前海的主责主业主线,干字当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紧抓快干,纵深推进合作区和自贸片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重点围绕《意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进金融、技术、数据等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模式四个方面部署落实。”
河套地区的诞生,来自深港两地共同治理深圳河水患的一段特殊因缘。河套合作区,是大湾区开放平台中面积最小,年龄最“轻”的,但是它地处深港“地理中心点”,具有“一河两岸、一区两园、一国两制”的独特区位,2大口岸、3条通道直联直通香港,优势突出、潜力巨大。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福田区委书记、河套发展署党组书记黄伟介绍:“接下来,我们将抢抓《意见》发布实施的重大机遇,推动河套合作区加快打造成为世界级科研枢纽,打造河套教育科技人才高地、河套要素便捷流动的窗口、河套制度型开放创新体系、河套国际一流创新环境,加快将河套合作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贡献力量。”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设立10年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与前海合作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的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5367亿元、年均增长25%;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82亿美元,占广东省自贸试验区67%;海关备案企业数量超过1.1万家,较成立之初增长了5.7倍;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第一,为深圳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注入了新动力。
深圳市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介绍:“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对自贸试验区建设作出系统部署。中办、国办又公开发布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部署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这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新任务、新机遇,我们将对标对表,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造改革‘试验田’;二是强化门户枢纽功能,打造开放‘新高地’;三是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创新‘生力军’。”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