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1月6日消息(记者 荣冀晴 实习记者 陈烁仪)2025年1月5日,第三届“漫”游光明湾区动漫创意设计活动正式结束。活动围绕“来自未来的少年‘光小明’意外降临2024年的光明区,找寻自己的记忆碎片”的故事主线展开,地点设置在深圳市光明区的光明科学公园。活动期间共有9万余观众在光明科学公园的“未来感”场景中,跟随时空穿梭者“光小明”探寻光明区的未来。
第三届“漫”游光明湾区动漫创意设计活动的“未来感”场景之一(央广网发 陈烁仪 摄)
9万余人次在山顶打卡(央广网发 陈烁仪 摄)
未来感场景:光小明“大本营”之科学公园
本届活动将故事场景定位于光明科学公园,利用该公园充满未来感的设计以及外观接近外星人飞船的科学顶,让观众们沉浸式参与到来自外星的“光小明”的漫游旅程中。另外,活动还延续了第二届“漫”游光明湾区动漫创意设计活动的“任意门”元素,使观众在进入公园的那一刻就穿过“任意门”,来到虚实结合的故事世界。
光明科学公园科学顶(央广网发 陈烁仪 摄)
科学公园大门处的“任意门”(央广网发 陈烁仪 摄)
科学公园不仅具有未来感,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据了解,科学公园的建造理念就是“科学领航,光明蝶变”,意图展现光明的蝶变腾飞。设计者利用科学公园的布局演绎破茧而出的蝴蝶,以一核两翼——“科学核、山水翼”科学结构引领光明区展翅腾飞,体现了光明坚持科学开发与科学保护并行的理念。在这样兼具未来感与现实意义的活动场景中,家长既可以陪伴孩子进行沉浸式的AI体验,也可以寓教于乐,将科技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理念融入互动过程中。
未来式体验:高AI含量注入灵魂
为了使“光小明”的形象更富有科技色彩,本次活动中光小明的声音均使用AI生成。观众通过手机端进行拍照打卡互动,便可以听到对应的“光小明”语音。一路跟随“光小明”的指引沿途而上,观众最终会进入一个充满未来感的“星际空间”中,抬头即可望到“浩瀚星宇”。在这里,观众可以观看由AI生成的以光明区为原型的“未来城市动画短片”,代表成功帮助“光小明”踏上归程。
在“星际空间”外,是活动设置的最后一个AI惊喜“AI相机”,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进行现场拍照打卡,并扫码领取专属于自己的“赛博画像”。这个由AI基于现实照片实时合成的动漫画像,也寓意着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每个个体已然成为了“未来”的一员。正如在打卡路程中隐藏的科普视频《科学的七个瞬间》所展示的主题,人们在当下的每一项行动都在为未来创造着无数可能。
充满未来感的“星际空间”与AI生成的光明未来影像(央广网发 陈烁仪 摄)
观众领取自己的“赛博画像”(央广网发 陈烁仪 摄)
从现实到未来:充满深意的旅程
在这场以科技为主题的未来之旅中,本次活动却不止展现了“未来”,而是把具有现实色彩的元素同样融入到故事之中。这些元素包括代表光明历史的非遗麒麟舞、光明乳鸽;代表自然生态的光明农场、百草园;还有明和塔、大顶岭绿道这样的光明区地标建筑。这些元素强调了本次旅程的现实基础,也隐喻了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人类社会的自然环境以及各种人文风俗的保护。
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既是帮助光小明寻找回到未来之路的过程,也是参观者一步步从“现实”迈向“未来”的旅程。沿途的AI互动体验与科普短片正是人类探索未知、不断发掘新事物、创造新技术、走向未来的过程。在漫游光明的故事中,人们不止是完成任务的闯关者,到游戏的最后,在充满科技与自然结合的科技公园的氛围里,人们会发现自己已然成为故事的一员。
山顶的“光小明”(央广网发 陈烁仪 摄)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