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深圳启动“空地一体 生命至上”城市救护项目

无人机携AED 更快一步送生机

一架无人机穿梭于茂密的山林,按指令将AED和急救包投至预定目的地,这是记者在凤凰山森林公园看到的场景。近日,深圳“空地一体 生命至上”城市救护项目启动运行,用无人机搭载AED设备,大幅突破传统急救的时空限制,构建城市智能化空中救护平台,提升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目前,项目已完成筹备工作,即将全面步入常态化运作阶段,是深圳“五分钟社会救援圈”的有效延伸。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市关爱办、腾讯公司、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共同打造。项目率先在塘朗山郊野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石岩湿地公园、罗田森林公园和福海河公园部署了无人机自动运送AED设备,每个公园都规划了30个无人机降落点位,一旦发生紧急状况,市民扫描附近急救点的“企鹅急救”二维码,即可一键呼叫装载着AED和急救包的无人机,通过预设最快航线,无人机就能迅速起飞并精准抵达事发地,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急救时间。

负责无人机AED系统设计的腾讯时光实验室总监翁汇扬告诉记者,此前的演练数据显示,项目选用的多旋翼无人机在5分钟内的救援半径可达4公里,有效覆盖范围约50平方公里,约等于布设150台固定AED的覆盖范围,提升了城市急救资源的利用率和可及性。在林木茂密的山地,当无人机因树木遮挡无法降落时,其也可以通过锁降的方式将AED和急救包投递下来。“未来,无人机AED系统还将接入120专业急救体系,为市民提供安全保障。”翁汇扬表示。

“公园会定期组织无人机培训。特别是在夜间以及逢年过节人流量大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无人机能够及时发挥作用,有效助力紧急救援。”凤凰山森林公园管理处保安队长赵斌告诉记者。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正式运行,是深圳在城市应急救助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整合了各方资源,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急救体系。未来还将不断优化完善项目,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应急救护能力,切实为深圳市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记者 樊怡君)

编辑:荣冀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